电视作为拥有百年发展史的一众媒介呈现方式,其也一直在随着技术的应用演进而经历着各种演变,如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超高清等等。
在传输域层面,有线电视作为近几十年的电视传输最具代表性的大头之一,其在业态方面正遭受新型广电媒体及互联网等媒介的严重冲击,但也在顺应时代趋势经历转型,至今其仍在承担着广电视听的特殊意识形态属性使命,继续探寻适应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有线电视模拟信号关停进行时
DVBCN注意到,近期有部分区域有线电视运营商继续推进了既定的工作任务,纷纷宣告将关停一些频道信号。
如北京的歌华有线于11月底发布通知称,将于2023年12月22日计划下线《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BRTV新闻》模拟频道。
包括像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也在12月7日跟进宣布,将于2023年12月22日0时起关停模拟频道(77.25MHz,石景山模拟电视网2频道),并也推荐电视用户可以通过高清频道(高清数字机顶盒804频道)继续收看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的电视节目。
而另外一个观察到的区域则是福建省厦门市,据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厦门分公司在12月5日的通知,该司将于12月12日正式关停有线电视模拟网前端信号及数字网中的全部模拟信号 (包含:《CCTV-1》、《福建1-综合》、《厦门-1》、《厦7-2》《厦门卫视》《CETV-1》)。
笔者预估,现有存量的那些模拟有线频道也将陆续跟进宣布关停。
当然,实际上就当前情况而言,国内有线电视端剩余的模拟信号仍是极为少量的。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公示数据,至2022年末,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为1.99亿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1.90亿户,因此数字电视占有率约有95%,很多地方的有线数字化转化率其实已达99%以上。
另据广电总局的数据,2022年有线电视的双向数字实际用户为9820万户,同比增长1.23%,高清和超高清用户1.10亿户,与2021年基本持平。双向数字化电视用户还有继续增长的空间,特别是高清和超高清的升级过程中,这在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出有线电视与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其实早已趋于同质化。
众所周知,有线电视实际上早些年就已经宣告了基本完成数字化整体转换,纯模拟电视用户几乎已经殆尽,但一般运营方还是会保留一些模拟电视节目信号以作备需。全球的有线模拟电视也将在未来数年完全消失。
无线模拟电视信号关停计划也已基本实现
类似的模转数工作中,无线模拟电视则经历的阶段更长,算是在2020年宣告已基本完成任务。
原先主管部门就已定下了要在2015年就停播无线模拟电视信号的目标,最终在2015年的CCBN期间,广电总局领导宣布了到2020年实现建成全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同时地面模拟电视信号停止播出的新目标。
众所周知,随着全国地面数字电视700兆赫频段频率迁移工作的计划开展,初步确定了在2020年6月1日至8月31日关停中央地面模拟电视节目的阶段任务。
而各区域也及时跟进整体安排,在2020年内基本都制定了关停省市县地面模拟电视频道信号的工作表,主要是还是按照分期分批次关停的方式,并要做好前期宣传提示并给出替代收视提示。
当然了,地面无线模拟电视信号的平替便是地面数字电视,我国主要是DTMB为主,目前其仍承载着众多中央及省市县等的地面数字电视信号,为一些区域用户提供以电视收看服务。
按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2020年的说法,我国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已全面建成,到该年底,无线模拟电视退出历史舞台,我国全面进入到了数字电视时代。
数字化整转也将辅成标清向高清的转化
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其均需在时限内完成的数字化转化也是为了实现播出模式的全面升级,即从标清向高清/超高清的转化。
依照2022年发布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清超高清电视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23年底,省级电视台应实现全部频道高清播出;到2025年底,地级和有条件的县级电视台全面完成标清电视向高清电视的转化。
在有序关停标清电视频道具体工作安排方面,鼓励各级电视台结合本地实际,逐步关停高标清同播的标清频道,有条件的可申请将标清频道直接调整为高清频道。标清专业电视频道(含有线数字付费频道)要加快调整为高清或超高清频道,不具备条件的要按照精简精办的原则予以关停。
对有线传输也给出了具体安排,要求各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要积极开展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加快高清超高清电视机顶盒推广普及和智能化更新迭代。
主要的时间表如下:
1)自2022年7月1日起,有线电视网络新增传输的电视频道应为高清超高清频道,具备条件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可结合本地实际逐步停止传输有线电视网络中的标清频道信号;
2)自2023年1月1日起,有线电视网络新增机顶盒应主要为超高清智能机顶盒;
3)到2025年底,全国有线电视网络高清超高清机顶盒普及率显著提升。
因此,有序推进有线模拟向数字化的整转、以及推进地面无线电视向地面数字化的转化,不仅是电视显示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标清向高清转化、并协同推进超高清电视普及的需要。
新发展阶段如何做好电视公共服务基本保障?
时代在发展,新技术应用场景也层出不穷,广大人民群众依然会对广电视听提出极为旺盛的需求。
从IPTV、OTT(互联网电视)发展迅猛的势头可以瞥见,电视大屏其实并未被用户舍弃,两种电视收看端口均呈现了指数级的增长,用户规模群早已超越有线电视在网缴费终端。
尽管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但纵览全球收看趋势,线性电视在新闻直播、体育赛事、大型活动(晚会)以及广电系统的专业电视节目质量方面仍具备优势。另外,文化意识形态层面,广电的媒介形式具备党媒政网的属性,权威性、群众认可度不可替代。以上,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为用户对大屏依赖性仍存。
今年开始,从广电领域蔓延的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不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并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效,总体舆论反响积极。
而顺势开启的针对OTT违规直播的高强度严查,从侧面也显露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其实有相当规模的用户亟需价廉质优的电视直播服务,他们需要更为灵活的大屏终端收看直播方式,也进一步告诫主管部门需要着重考虑电视普惠性服务呈现方式;而有线电视或广电网络运营公司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的国有提供方,是否该针对性的给出基于有线的便捷、实惠的新电视产品样式也是值得去摸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