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News

首页 行业资讯

中国移动肖善鹏:无源物联开启万物互联新时代

发布日期:2022-04-26 09:26:57  浏览次数:1947 来源:C114通信网

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产业伙伴举办以“探寻无源技术突破,共话行业革新路径”为主题的新型无源物联技术研讨会。中国移动研究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肖善鹏在会上介绍,无源物联自20世纪40年代在军事领域萌芽,历经70年发展逐渐应用到工业、交通等民用领域。随着新型架构、新型标签等技术的演进,无源RFID的能力和应用场景将不断提升和扩展,将成为数字化社会的通用使能技术。

新型无源技术使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肖善鹏介绍,无源RFID技术以其低成本、零功耗、自动化管理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行业资产管理、物品追踪等应用。

低成本方面,近年来,RFID标签的成本大幅降低,平均已低至0.3元,预计到2023年快递业标签甚至可以降至0.1元,为无源系统的大规模部署奠定坚实基础;零功耗方面,超高频RFID标签利用反向散射技术从周围获取激励信号,供自身工作使用,且支持自动休眠与读写器唤醒功能,零能耗将使设备应用周期更长;自动化管理方面,超高频RFID系统支持批量读取,大量无源标签可被读写器同时、快速、批量读取,与相关产业结合,有助于实现资产的自动化管理。

肖善鹏表示,新型无源物联技术是产业数字化升级,谋求新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将在打造行业数字化基石、创新行业服务能力、打破技术垄断等方面发挥核心价值。

一是基于新型无源物联系统打造行业数字化基石,实现物理世界同数字世界的精准对应。标识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基础,是生产要素的“身份证”,也是各生产环节信息互通的关键枢纽,当前RFID正与二维码、条形码共同成为标识承载的主流技术之一,将成为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物品关系对应的关键,是未来产业数字化的基础与敲门砖。

二是依托新型无源技术创新行业服务能力,实现物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基于标识的基础服务能力,满足行业对于资产的管理、追踪、定位等需求,实现物品的“一码到底”全流程跟踪管理。

三是在新型无源物联技术发展过程中布局核心技术,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创造弯道超车机会。目前超高频RFID核心技术和必要专利被国外企业把控,研发新型无源物联技术及产品,有助于打破局面,推进国内新型RFID产业发展,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创造弯道超车的机会。

新型无源物联演进路径:单点式无源1.0-组网式无源2.0-蜂窝式无源3.0

肖善鹏介绍,无源通信系统由读写器、标签和控制平台组成。基于感应耦合或反向散射原理,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电磁波信号,标签将电磁波信号转换成能量,激活标签芯片并反馈信息,读写器读取反馈信号,并将数据传至控制平台进行分析和处理。

但传统无源RFID采用同频收发一体架构,存在较强的系统自干扰和互干扰,导致其存在读写距离短、识别准确率低、自动化管理难等问题。

针对现有无源技术的短板,超高频无源物联将根据其应用需求发生技术方案的整体演进,“从单点式无源1.0向组网式无源2.0和蜂窝式无源3.0阶段演进,最终打造全程全网的标识服务能力,支持实现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万物互联的新业态。”肖善鹏说。

其中组网式无源2.0技术引入了收发分离的新架构,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无源RFID读写器自干扰和互干扰问题,有效增加了读写标签的距离,同时支持组网部署,拓展了RFID的应用场景。

蜂窝式无源3.0技术将无源与蜂窝网络相结合,利用现有基站资源,通过设计新的无源标签及天线,设计新的空口波形和协议流程,支持蜂窝基站和标签直连及中继通信,有望进一步增大激励距离和接收距离,并实现由基站统一调度,应对更大范围,更复杂场景的组网及应用需求。

新型无源技术方兴未艾,但技术、产业仍较为分散。肖善鹏表示,中国移动愿依托产业需求,联合产、学、研、用各方资源,成立无源物联网技术联合创新中心,支持政策完善,促进标准成熟,构建合作平台,牵引技术方向,推动应用落地,加速产业发展。

上一篇: 中国移动信安中心周晶:多措并举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下一篇:工信部发布行业标准 规范手机图像视频防抖性能技术要求

业务
咨询

客服热线

客服
热线

7*24小时服务热线

18986158343
7*24小时服务热线

关注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顶部